人大代表根植于人民,人民法院服务于群众。“法院+代表”,会发生哪些事?
3月16日上午,兴山法院峡口法庭干警与县人大代表陈芳冒雨驱车前往建阳坪村,对案件当事人马某、郑某开展回访。
“最近店里生意怎么样?家人身体都还好吗?去年诉讼的案件对方给钱了没有?”人大代表、法官与郑某拉起了家常。
事情还得从2022年9月说起,马某、郑某等群众为实现债权,采用集体堵门、封路的方式到拖欠欠款的企业维权。峡口法庭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联合镇综治中心以“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方式将矛盾成功化解。
结案不是终点,群众的诉求有没有得到解决才是标准。债权到期后,公司是否已经履行,法庭干警进行电话回访,县人大代表陈芳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便与法庭干警一同来到当事人家中。
“调解书上说的付钱时间已经过了,我岁数大了眼睛不好,想申请执行,又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当事人马某向回访人员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人大代表陈芳与法庭干警一起,就如何准备材料、如何寻求帮助进行引导,并当场联系执行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困难。
“感谢你们记得我、重视我的事,你们来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当事人郑某深受感动。
“案子结了,从流程上看,法院的任务就完成了,但案件的审理是否公平公正,当事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实现,百姓是否满意,都是需要进一步关心的问题。兴山法院这种回访当事人的做法很值得推广,不仅推动的案件的彻底解决,也提升群众的司法满意度。”陈芳说道。
下一步,兴山法院将探索把人大代表作用与法院审判职能相结合,形成“法院+代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根植人民群众的优势,依托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等平台,深入基层参与诉前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有效化解群众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