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一名当事人面露焦急之色走进兴山法院立案大厅,立案窗口工作人员接待时,他也不说话,急得在立案大厅来回踱步。
注意到这一情况的工作人员,立即迎上去询问具体情况。当事人一通比划后,翻出笔记本,指着写着密密麻麻文字的一页,抬头看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这才焕然大悟,原来当事人患有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
了解到当事人的情况好,立案庭立即安排专人对接后,将需要询问的信息写在白纸上,用手势和和笔尖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很快,案件基本情况渐渐明朗。
这名当事人与被告达成租赁合意,承租被告位于兴山县古夫镇境内的一处房屋,并交纳了一整年的房租费。期间因子女上学变动,提前告知被告无法继续承租房屋,后于2022年8月搬出原租房。但经多次协商,被告拒绝向其退还剩余租期内的承租费用。无奈,为追回剩余的承租费,来到法院。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当事人提交了符合条件的诉状及证据材料,经由立案人员反复确认,诉状为其真实的意思表达。目前,该案已收案,进入诉前调解程序。
“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当事人生活本就不易,当他们走进法院,我们要格外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立案庭庭长余萍对工作人员说道。
法院为“无声群众”发声正是兴山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使命在肩,面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兴山法院将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建设让群众满意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