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半生恩,手足一世情。亲人之间的遗产争议如果处理不当,影响的不仅仅是利益的共享,还会使亲情淡薄、家人疏离。近日,兴山法院运用“法理情”多管齐下成功调解一起遗产继承纠纷。
基本案情:
2019年,贺某(男)和李某(女)协议离婚,婚生子李小某随李某生活。2022年贺某意外去世。由于生前没有立遗嘱,李某和贺某的父母因遗产及单位发放的死亡抚恤金分配问题产生纠纷,李某以李小某的名义将贺某的父母诉至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查明:贺某父母在贺某去世后领取了单位发放的死亡抚恤金,出售了汽车,出租了房屋。因李某与贺某之前协议离婚,双方原本就很紧张的矛盾,随着贺某父母处理遗产的方式变得更加尖锐。
背对背调解:
面对当事人不断激化的对立情绪,承办法官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仔细梳理和分析庭审陈述、所举证据等,确定了贺某的遗产范围、数额,拟定了调解方案。
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性,承办法官以情感修复为出发点,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向原、被告双方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劝说。最终,双方相互谅解,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兴山法院将在家事审判中致力于亲情修复,善用调解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将“冰冷裁判场”转变为“情感修复地”,用温情司法守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的和谐。